首页 > 2015版 > 廉政教育 > 勤廉楷模 正文

勤廉楷模

逐梦春天的“候鸟”

——追记“农田院士”朱英国
稿件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 2017-09-05 | 打印 | 字号:TT

  冬“衔”稻种来,春“含”新种归,是“水稻候鸟”“农田院士”朱英国近半个世纪的真实写照。

  朱英国是著名遗传学家和水稻生物学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和中国杂交水稻事业重要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今年8月9日,朱英国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去世。

  “育稼与民,功越神农。”人们以各种方式,缅怀为中国粮食安全奋斗一生的育种人。

  年少立志:为苍生不再挨饿 

   

  朱英国在湖北鄂州试验基地查看水稻生长情况(2013年9月8日摄)。新华社发 

  1939年11月,朱英国出生在大别山深处的湖北省罗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当个农业科学家,让天下人不挨饿,成为他懂事后的最大梦想。

  1959年,他如愿考入武汉大学生物系植物遗传专业。196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开始投身于水稻雄性不育与杂交水稻的研究。

  水稻是中国人的主粮之一,栽种历史悠久。历经漫长岁月和反复的近亲繁殖,种子退化现象严重。选育新的优良杂交水稻品种,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成为中国最紧迫的课题。

  1972年,杂交水稻研究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朱英国担任武汉大学杂交水稻科研小组组长。

  杂交品种的选育极为繁复,水稻是喜温作物,育种只能在春天进行,在湖北一年只能搞一季。要加快研究、培育进度,只有去广西、海南。

  1972年11月,朱英国和同事邓海铭用1000多个套袋带上全部种子材料,连同被窝卷蚊帐,每人挑着100多斤的担子前往海南。

  多少次,买不到坐票,他们一路站到湛江。遇到台风,受困琼州海峡,路上得走十天半个月。

  在试验田,硕大的田鼠经常把科研组辛辛苦苦培育的禾苗咬断,朱英国和同事只得将铺盖搬到田埂边,每天晚上拉隔网、撒鼠药、放夹子、持长杆,轮番值守……

  待到第二年4月,种子收割,成千上万个组合都得分类整理,带回湖北赶季播种。

  1975年4月中旬,海南岛气候反常,稻子晚熟。为赶湖北育种期,他们来不及晒干稻种。到了湛江,朱英国感觉不对,取出一包包开始发烫的种子,摆摊似的排放在湛江火车站前水泥地上晾晒。

  由于着急赶路,忘了带《病虫害检疫证》,湛江站禁止他们通行。稻种本身已发热,要是再耽搁,几年的心血就将白费。情急之下,朱英国当场昏倒过去。车站负责人大为感动,破例放行……

  冬去春来。朱英国和科研人员用海南岛的“红芒”野生稻作母本,与几十个常规稻种杂交,历经反复试验筛选,发现其与常规稻种“莲塘早”杂交多次的后代种质非常好,“红莲”第一代终于诞生。

  这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多年后,朱英国谈起当年坚持下来的原因:我是共产党员,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是我的本分;我年轻时的梦想就是为天下苍生不挨饿而奋斗,我对梦想看得很神圣。

  居安思危:为吃好端稳饭碗 

   

  朱英国(左二)在海南陵水县田间查看水稻育种情况(2017年4月10日摄)。新华社发 

  在杂交水稻领域,朱英国的“红莲型”与袁隆平“野败型”、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育种界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惟有“野败型”“红莲型”获大面积种植推广,被誉为“东方魔稻”。

  如今,“红莲型”杂交稻在全国及东南亚等地区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超过1亿亩。“红莲”不仅惠及5亿中国农民,而且开始造福世界人类。

  40多年来,朱英国一直过着“水稻候鸟”的生活。连续26年,没在家过年。

  改革开放以后,大部分中国人可以吃饱了;粮食连增,浪费多了;青壮打工,种田成本上涨,耕地抛荒多了……朱英国感到,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新的考验。

  1984年3月,经过大海捞针,他和助手余金洪在上千个农家品种中发现了马尾粘中一棵不育株。

  经过3年杂交试验,马尾粘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终于成功培育出来了。“马协型”杂交稻的突出特点是米质优,目前在全国推广面积已超过2000万亩。

  水稻界专家认为,“马协型”和“红莲型”杂交水稻有效防止了单一细胞质来源可能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

  2014年,75岁的朱英国凭借“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武汉大学高级工程师朱仁山32年跟随朱英国搞科研,他深有感触地说:“是使命感决定了先生的科研高度。”

  悉心育苗:为人才接续布“方阵” 

   

  朱英国(右)与学生在湖北鄂州试验基地查看水稻生长情况(2013年9月8日摄)。新华社发 

  “田里育良种,校园育人才。”朱英国的博士生、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系副教授胡骏对导师充满敬意。

  17年前,胡骏获得保研资格,但在选择专业和导师上很是犹豫。他忐忑敲开了朱英国的门,朱英国亲切招呼他坐下,给他递上一杯热茶。笑着说:“你对水稻有感情,水稻对你就会有感情。”

  导师发自内心的话感染了胡骏,坚定了他一生的专业方向。胡骏也没有辜负导师,2011年12月,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植物学界顶级刊物《植物细胞》发表论文,引起学界注目。

  朱英国一生惜才爱才、育种育人。他对人才的关注、培养不问背景,不论出处。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植物遗传学家杨代常就是朱英国在田间发现的。

  1985年,武汉大学招收首届插班生,在朱英国的极力推荐下,初中肄业的杨代常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经过刻苦努力,成为朱英国的第一个硕士生、第一个博士生。

  1999年,杨代常成为美国加州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和实验室主任。2005年,朱英国来电,一声“你该回来了”,让杨代常立即卖掉房产、放弃股权和丰厚待遇,毅然回国。回国后,他承担了国家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重大项目。2014年,其科研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朱英国先后培养了100多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为地方培养出大批杂交水稻科研、制种与栽培技术骨干,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形成强大“矩阵”。

  此情绵绵:为祖国守望春天 

   

  朱英国在武汉大学海南水稻试验基地观察稻穗(2017年4月10日摄)。新华社发 

  “我从大别山走向珞珈山,再从珞珈山走向五指山。”朱英国曾这样描绘自己的人生轨迹。

  这位从大别山走来的农民儿子,一生没有离开农田。2005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不在实验室就是在田里,当了院士也这样,所以叫他‘农田院士’。”

  丁俊平是推广红莲杂交稻品种的民营企业董事长,他感受最深的,是朱英国对农民深入骨髓的爱。“做什么事都不能亏老百姓”,朱英国经常对他说。

  “这是他对大地的情怀!”

  2015年起,朱英国出现抵抗力下降、身体容易疲劳的症状,诊断为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如果治疗了不能工作,我宁可不治疗。保命对我没有意义。”朱英国态度坚决。他同意治疗的前提是不影响正常工作。

  虽然两年间几下病危通知书,由于他工作如常,一切故我,很少人了解他身体的真实状况。

  “由于长期打针,父亲胳膊手腕上已经无法下针了,只有在胸口装一个滞留针,直到去世也没取下来……”朱英国的小女儿朱金红说。

  今年4月上旬,78岁的朱英国最后一次来到海南育种基地。他戴着草帽、顶着日头,站在试验田里,看到已经抽穗灌浆的禾苗,满心喜悦。

  “他要下田,谁都劝不住。”朱仁山说,“他对水稻的喜爱别人无法想象,就像小孩看到最喜欢的玩具和巧克力一样!”

  8月6日,躺在病床上的朱英国专门召集研究人员,商讨杂交水稻新品种研发事宜。

  学生罗肖陨陪导师走完最后一程。导师走前一天晚上,关切地了解他的实验进展情况,留下最后的嘱托:“你们这一代年轻人是国家的栋梁,要以国家的粮食安全为己任。”

  天空,留下翅膀的痕迹——祖国美丽的天地山水间,“逐梦候鸟”曾经飞过!(记者廖翊、李伟、俞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