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版 > 专栏 > 宁夏廉洁齐家好故事 正文

宁夏廉洁齐家好故事

丰子恺:一生未曾改变的赤子之心

稿件来源:新消息报 发布时间: 2016-11-19 | 打印 | 字号:TT

  丰子恺的散文,是属于读来平淡,而回味绵长、余韵悠远的类型,像极了他的画,没有惊艳突兀之笔,平淡朴素中意趣天成,温暖妥贴。他书写平常琐事,生动活泼,惟妙惟肖,此中有对儿时暖暖的回忆,有对父母、伙伴的深情追忆,也有对世相人心的白描写意,即使是书写人心的恶念、贪念、怪念,亦以一颗悲悯之心给予理解同情。

  《活着本来单纯》为丰子恺的精选文集,全书分“豁然开朗”“无宠不惊过一生”“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你若爱,生活哪里都是爱”“学会艺术的生活”五部分,全面收录《渐》《阿咪》《佛无灵》《给我的孩子们》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

  丰子恺写下本书的开篇之作《渐》时,年龄不过二十余岁,但对人生渐变的理解却似历经生命春华秋实的老人,已然能体会人生渐变在不知不觉中带给人的改变。如果将时光骤然缩短拉近,一女子前一分是舞台上的如花少女,后一分便是火炉旁的老婆子,这断然令人难以接受生命的残忍;而曾经巨富的纨绔子弟渐渐荡尽家财,从富变贫,由乞成偷,亦能“安然自若”,真是时间将人麻醉,让人在看似一成不变中看不到改变,可怜受尽“渐”的欺骗。我们又何曾不是在人生渐变、时间渐逝中忘却了本真的自己?只是这世间有人在时间打磨中越来越温润如玉,活得越久越见菁华,而有些人却在这“渐”中失却了本真。

  丰子恺看破了“渐”的把戏,自然不会受“渐”的麻醉,在他的文与画中,始终保持着赤子之心,童年时的桩桩件件历历在目,少年时的心态亦记得清清楚楚。与祖母养蚕、与家人赏月吃蟹、与玩伴钓鱼,其中吃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而情则隐于其间穿针引线,将他童年的黄金时代写得生动灵趣。然而在这灵趣之间,丰子恺又隐隐贯穿着成年之后再回首的悲与悔,他悲不能再与家人、友人团聚,悲已然逝去的最纯粹的美好,他悔因养蚕、吃蟹、钓鱼而无谓杀虐太多生灵。三重乐、三重暖、三重悲、三重悔交织在一起,这才是一个生命真切的体会,回首过往,五味杂陈,这是时光历练中,赤子之心与生命阅历的完满结合。非此,又何以写下这欢辛交集、情感充盈的文章?

  他写人心痴贪,叹世人并非真的敬佛,不过是将信佛敬佛当作一种保平安保利益的交易;他写照相馆中人们扭捏作态,尽失天然态度,连美的标准都本末倒置;写路人对负重老妪的冷漠,陌路人的心态呈现毕至,这些点到即止的小文,写出了庸长生命的庸常态度,这又应了本书开头“渐”中的渐失赤子之心。他写人间温暖,一只小阿咪便可以将一板一眼人与人之间的套路式寒喧,化成温馨的朋友式聊天,一位偶遇的钓虾人、一位手持芭蕉扇的游客,在他笔下亦是天真意趣,亦仙亦道,点亮了他的行程。即使是战乱之际,知交故友零落各地,偶遇也是不减当年的豪饮,叙旧之时的呼号叫啸,又是一派赤子纯真之相跃然纸上。他写艺术的生活,生活的艺术,借赤子童心之口讲述物与物之间呼应关系,两只鞋子、茶壶与茶杯、墙与挂表,它们自有应妥贴安放的位置,写山中遇雨,偶弹梅花三弄的意韵,写十指的曼妙,各个手指的用处风情,惟妙惟肖中润物细无声。(胡艳丽)

>>><<<